|
发表于 2024-6-10 15:32: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安徽宣城
家乡的粽子
小时候在老家,除了盼过年有大米饭吃,有新衣穿,有压岁钱外,另外就是盼过端午(当地俗称端阳)节。因为这个节有用芦叶包裹(当地称裹粽子)且形状奇特的粽子吃。
端午节前主妇们到河沟边摘长约七八寸、宽约三四寸的芦叶,洗净备用。
当地的粽子基本呈圆锥状,不过底座是呈不规则三角形。包时由七八片芦叶根部错开叠加,梢部紧叠一起,并将根部剪成斜边,然后裹成一头大口,一头尖锥状,从大口装进已泡好的糯米,用大口侧余下的叶子紧压在口上,再紧绕在大口外沿,另外再用一张叶子如帽子样紧戴在大口一侧,最后用棉线扎紧。有手艺特好的老妪,包出的粽子大的近一尺长。
包好后在初四晚上就要放在大铁锅里用大柴烧许久,这样即使人睡觉后,灶膛里仍炽热的余火可将粽中之米煨熟,次日吃起来糯软爽口,浓香馥郁。
不过耶时当地大米及糯米属稀罕之物,平日里以玉米面为主粮,并且用自家石磨磨出来的玉米粉很粗糙,入口感觉极差。
为了节日应景,当地人设法弄来少量糯米,没糯米就用秈米。在人多米少的情况下,有的就用元麦粉或高梁粉或荞麦粉作包粽子材料。这些材料在今天已升格为养生好食材,可在当时是被视为下等品的,也是因为口感不佳,难以下咽之故。
前些年回老家,看到原先河沟沿上覆滿的密密匝匝的芦苇没了,说是为了建世界级生态岛,用除草剂将这一当地特产和特色给灭了。真的是极可悲的短视行为。
而芦苇在当地曾编成席,廉、畚箕、箩筐、笆、粮站用的储粮屯条等多种用具,最次的也能当柴烧。
早些时,看到河北白洋淀,老百姓用芦苇编制工艺品出售。不知沙家浜曾掩护过新四军伤病员的芦苇是否还健在?
家乡的芦叶粽特香,那浓郁的清纯、醇厚的味道令人毕生不忘。
现今当地人可能要去江边采芦叶了。听说若买芦叶的话需五元一斤呢!真是时代变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