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2-21 17:40: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安徽宣城
小游镇江
多年未到过镇江了,这回趁春节去了一下。
离最近来此那回至今已快五十年,早先留在脑海的印象已渐变淡。与别处的城市一样,所到之处大多为高楼大厦,商铺店家,宽阔的城市道路,立交高架与众多的车辆包括高铁掺杂其间,路上车流人流如织,喧嚣之声不绝于耳。好在天气晴好,预报说有中雨,但不知何时才能光顾。
一行人找了家早店餐就餐。其中点的蟹黄汤包颇有滋味。以前常听人说吃这种包子须十分谨慎,开吃时稍微大意,内中的汤汁会猛然喷出溅了自己或邻座一身。于是食前特别小心。先用较粗的塑料吸管插进薄薄的表皮将汤吸出,再渐次吃皮吃馅,尽情享受包中美味。
这儿的主人请我们在运河边的运河人家饭店午餐。这家饭店虽仅二层,却装潢考究,门楼及房顶飞檐翘角,古色古香,极具民族特色。木质的墙壁发着浓烈浑厚之光泽,壁上有笔力遒劲的诗词或绘画镶嵌其上,显出浓郁的文化气息。再配上质量颇佳的各色菜肴,都给这饭店加分多多。听说该店属文旅集团,难怪文化气息浓重。
如今的场景让我脑海中映现出第一次来镇江时的画面。那是1970年下半年。当时我正插队在庐江县盛桥区魏岗公社。那年春节回老家崇明后承蒙生产队照顾,在队里干了八个月农活。到下半年时,与我插队一起的张后凯同学来信说是庐江那边正在招工或招生,让我赶紧返皖。
我即打点行装离家出发。经上海姨妈家时,买了要票的白糖、肥皂、衬衫,不要票的假领子、糖果等。在前往合肥的90次快车上,只见许多返皖的上海知青,上车时搬了一趟又一趟行李,将行李架,衣帽勾,座位上下塞了个满满当当,行李的主人们只能站着开始那艰苦的旅程。不用说,那是经蚌埠(改为87次)中转后带往淮北各地的在当时极稀罕又难觅的各色各样的精美上海货。
车到镇江不过下午两三点钟,到汽车站准备买票去女友家,可是已没有到丹徒方向的客车,只能找了个旅社住下。可此时只有许多人睡在一起的大统铺。我与一个到杨中县的男孩睡在一起,第二天早上各奔东西。
那回在镇江感到大西路上的绿化很好,分列街道两旁的法国梧桐技叶相互紧搭一起,给下面形成不见尽头的浓郁的清凉之道。另外,街上众多的醤菜醋店更形成了当地一大特色。
那回在女友家只住了一夜,次日即冒雨离开。如今旧地重游,昔日景象早已不见,加上城市规律扩大,路也不认识,只知景点却不知具体位置,想过去看看,需大费周转,要导航,要过许多红绿灯,七拐八弯,很不容易。再则那天气温高得与季节极不相称,只在著名景点西津渡古街稍作停留,即取道回程。至于金山、焦山、南山、北固山、五峰山、金山寺、甘露寺等只能一舍了之。
行进中,只见远处隐约有一小小的塔影映入眼帘,心想莫不是金山寺宝塔?待经过宝塔近前时,果不其然,正是此塔。只见它在灼热的阳光下泛着光芒,巍然耸立在金山之上,居高临下俯瞰着周边及远处川流不息的芸芸众生。
想起1975年与女友及其弟妹一行共五人一起畅游金山寺并在塔前留影那回,这一晃竟过去了四十九年。今日到此,颇有再遇故友之感。望着渐渐远去的宝塔,不免想着何时能再来一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