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江南论坛-宣城江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1|回复: 1

珠城岁月(三十六)

[复制链接]

2126

主题

2438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598
发表于 2023-9-15 17:11: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安徽宣城
珠城岁月(三十六)

       那时的蚌市规模不大,骑自行车很快就到了边缘,更谈不上有多少文化设施。平时我能做到的就是在校图书馆借书或在阅览室(二楼)阅读报刊(全国主要报刊)资料(几位老教师负责剪贴“剪报”资料并装订成册)。
       我与邹晓中期住图书馆二楼(就两层楼),是学校让我们顺带看护图书,因为之前总有人撬楼下书库窗户偷盗。
       自那以后,只要有空,就在那阅读众多的书籍报刊,有时在暗房印、扩黑白照片。
       当时年近6旬的阅览室管理员栾宝书老师早年也由辽财调来。与人交谈时操一口好听的东北那疙瘩话。老先生知识渊博,遇有不懂的,我都问他。他是引经据典,旁证博引,什么天文地理,文学历史,哲学政经,都能仔仔细细地一 一道来,使我受益匪浅。
       图书管理员是广东籍,戴副眼镜,性格开朗,瘦小身材,说着一口语速中等的“广谱”的唐斯如老师。七十年代初,很多文学类图书尚未解禁,一般不外借。但我与他混熟了,又是近邻,就能悄悄借到一些当时所谓的“禁书”,当然也只能悄悄地看。
       我自己也常到新华书店买书。有时没钱用了,就将书给他作图书馆藏书,发票由他签字后,我去找相关领导审批后报销以贴补工资的不足。
       一九七六年,周恩来总理、毛泽东主席、朱德委员长先后辞世。学校从一开始就买了-台九寸黑白电视机收看实况转播。
       此后这屏幕比连环画大些的电视机就成了全校师生员工的巨大精神寄托。每到傍晚,数百人就挤在西院办公楼前空地上看电视新闻、《霍元甲》、《上海滩》等为数不多的电视节目。
       有时看完节目,没人收电视机,我就收了,装进大提包,拎到东院我的住处,次日晚我一个人看电视剧。
       那时学校对面的光明电影院放的电影主要就那几部样板戏或《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及“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的《新闻简报,后来逐渐有了朝鲜片《卖花姑娘》《摘苹果的时候》《鲜花盛开的村庄》《难忘的人》,越南片《回故乡之路》《琛姑娘的松林》,阿尔巴亚亚片《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罗马尼亚片《多恼河之波》,美国片《三十九级台阶》,法国片《基度山伯爵》,苏联片《安娜.卡列尼娜》,大陆片《决裂》《海霞》《待到满山红叶时》《戴手铐的旅客》《少林寺》,香港片《霍元甲》《上海滩》《陈真》《三笑》《巴士奇遇结良缘》等。
       那个年代观众们作了几句顺口溜:朝鲜片哭哭,越南片飞机大炮(北越与美国及南越吴庭艳集团打仗),罗马尼亚片搂搂抱抱,中国片新闻简报……
       而到八十年代初的两部影片《丁隆镇》(战争片)和《新兵马强》,由于拍的不咋滴,看后感觉索然无味。特别是马强在练瞄靶时,教官要他睁右眼闭左眼,可他做不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复多次都不行。无奈之下,他干脆两眼都闭起来。然而打枪岂能盲打?
       那时人们还仿《心中的歌献给金珠玛》(解放军),口头创作了“不敬茅台酒呀,不打龙井茶呀,也不献衣裳,称上二斤古巴糖献给亲人丈母娘,索一一亚拉索……”之搞笑段子。
       虽属玩笑,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时与以菲德尔.卡斯特罗七枝步枪起头打下江山且处于反美前哨的古巴的亲密关系,那时中国大量进口古巴糖以支持其发展经济,抵抗美国的打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26

主题

2438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598
 楼主| 发表于 2023-9-15 17:34: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宣城
朝鲜片应为哭哭笑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宣城江南论坛-宣城江南网 ( 皖ICP备17022277号 )

联系QQ群:10880711    广告招商电话:13305635125

皖公网安备 34180202000386号


举报电话:13305635125 举报邮箱:1159155129@qq.com

Powered by 宣城江南论坛 © 2013-2019

友情链接:滋美肌面膜电炉打桩机无锡纹绣培训不锈钢雕塑雕白块陶瓷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