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祥云 于 2022-3-25 14:30 编辑
珩琅山,坐落在宣城市宣州区寒亭、文昌,芜湖市湾沚区红杨,南陵县弋江两市两区一县四镇交界处。主峰为湾沚区第一高峰,其实并不高也不陡,山腰处有一砖塔高高耸立着,那便是珩琅塔。珩琅塔始建于南宋时期,塔高约近三十米。最具传奇色彩的当属塔刹了,当年日军侵华时,为了获得铜质的塔刹,动用钢炮轰击,也只是将塔刹打歪后无功而返。而今的塔刹已正——已在一九八五年在多方的努力下已有过一次大修了。清风徐来,远远地便可听到一阵阵清脆的“叮当”声,那是塔身的铜铃在摇曳。那样悦耳动听,使人心情愉悦。走近后,细细端详。古塔为砖木楼阁式结构,六面七层,每层都有着回廊、栏杆、腰檐。每个飞檐翘角上也都挂着一只铃铛,又一阵微风轻轻拂面而过,珩琅塔又发出一阵阵悦耳的铃声,比远处听到的更真、更切。 塔的每层的每一面都开有一道门,只可惜,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最下层的门已经封住了,也就无缘一窥塔内玄机。在门被封住的地方,有着众多祈福的帖子,大多标有什么什么疾病之类,祈求神灵的庇护吧。 说到珩琅塔,我想到了一个关于建塔的民间传说,而说到这个传说,又不得不先介绍一下位于宣城市宣州区城北的敬亭山。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系宣城文化魂之所在,原名昭亭山,晋初为避帝讳,易名敬亭山,属黄山支脉,东西绵亘十余里。在敬亭山南麓,有一处历史名声—广教寺双塔。广教寺双塔为一对并肩而立的方形古塔,矗立在广教寺遗址上。 当你走进一处古色古香的庭院,就看见沐浴在丽日中的双塔,巍然屹立于蓝天白云下。庭院四周,碧树环绕,远方,山峦绵延不绝。 两塔中央的石碑上镌字介绍: 宣城广教寺双塔,始建于北宋绍圣3年(公元1096年),为一对并肩比立,独特罕见的方形古塔。双塔东西对峙,相距26.9米,形制相同,均为平面方形的仿木楼阁式砖塔。双塔塔顶均已残损,现存7级,残高都是17米左右。 塔身每面以间柱分为3间,中间为圆拱间,两侧设棂窗,2层在补间铺作的两旁正中有心柱2根,保留了唐代做法。各层塔檐砖砌叠涩和菱角牙子,间壁上装饰砖雕莲坛坐佛像尊,出檐由斗拱承托,柱、枋、斗的作法都反映了宋代建筑的特征。这种沿用唐代四方形平面的宋塔在中国现存古塔中极为罕见。 双塔是中国古塔建筑发展史上,在由唐入宋的风格演变关键时期内,现存的唯一平面四方塔,是海内孤证。 介绍完上文,我就要说一个关于珩琅塔与广教寺双塔的民间传说了。 话说北宋年间,有高僧师徒二人,云游至风景秀丽的皖南,在一个叫做白马山的地方小住几日。白马上位于敬亭山与珩琅山之间。站在白马上,每日正好是日出敬亭而日落珩琅。那晨曦,那晚霞,令人陶醉。这是师徒共同萌发了在山上建塔的想法,觉得晨曦朝气蓬勃,众鸟高飞,祥云朵朵。落日余辉如同晚开的鲜花,伴随牧归那短笛若隐若现,煞是醉人。如果再有晨钟暮鼓,塔影相伴,定然是美轮美奂,人间仙境。于是师徒商定,师父用一夜的时间在敬亭山造两座塔,徒弟在珩琅山造一座塔,同样用时一夜。 这天,师徒二僧分别来到敬亭、珩琅二山,待得日落,分头忙开。先说徒弟,在珩琅山争分夺秒,挥汗如雨,一夜过来,当他看见东面的敬亭山,旭日缓缓升起。便双手合十,面朝西天,轻轻念了一声“阿弥陀佛”,便朝山下走去,回首望去,自己一夜间所造的珩琅塔,不禁心生欢喜。 来到敬亭山南麓,见到师父造的两座塔,主体部分均已完成,只是两座塔均没有封顶,没有塔尖,只有高低不均的砖头在最高处。虽未完工,但也令徒弟敬佩得五体投地,因为一夜两座塔啊!但令人疑惑的是,师父并不在施工现在,四下打量,尽然没了踪影。徒弟便四处寻找,终于在不远处的广教寺找到了,老人家在呼呼大睡呢。徒弟不禁有些看不起师父,你吹啥,还那么狂妄,夸下海口一夜造两座塔,居然没完工就睡着了。 可是,当他叫醒了熟睡的师父,师父却说自己前半夜就已经完工了。什么?完工了?这两座塔分明是没有封顶的烂尾工程,却非要强词夺理说完工了?于是,徒弟更加看不起师父了,哼了一声,拂袖而去。师父没再说话,只是双手合十,轻轻念了一声“阿弥陀佛”,便继续云游而去。 千年风蚀雨侵,千载岁月沧桑。当人们看见敬亭山广教寺那没有封顶的双塔,听着这可有可无的民间故事。嘲笑着这是历史最久远的烂尾工程,都和哪位僧徒一样,鄙视师父的狂妄,而且狡辩。 然而,在我观光过两座山,近距离领略了三座古塔,想象着它们的历史风貌。再细细品读那个民间传说,猛然间,有了不一样的感觉。故事的核心是嘲笑着这是历史最久远的烂尾工程,鄙视师父的狂妄,而且狡辩吗?不,这个故事说的是徒弟羽翼未丰,却自以为是,年少轻狂。不是吗?你一夜只造了一座塔,而师父却用半夜时间造了两座塔。他去睡觉,那是他胸有成竹。你又凭什么说那是烂尾工程呢?师父说的已经完工了呀。没有封顶就是烂尾工程?你看,有这样没有塔尖,任千年岁月变迁,地质变化,自然风化,战火蹂躏,而屹立不倒,这是多么伟大的历史奇迹?这是师父确实称得上祖师爷级别的大师了。而再来看看徒弟的作品,虽也是一座塔,也是千年不倒,但怎么也是宇宙之中的一粒浮沉,没有可圈可点之处。 当然,对待一个民间传说,见仁见智,各有各的说法,一己之见,不求人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