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江南论坛-宣城江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63|回复: 0

加强防震减灾预警措施,建立高效科学防灾体系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1931
发表于 2018-10-14 15: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
 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 题:加强防震减灾预警措施,建立高效科学防灾体系——专访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
  新华社记者叶昊鸣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以地震及由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较为突出。今年我国地震是否处于高发态势?目前我国地震的预测预警工作进展如何?近些年我国防震减灾事业有哪些变化?时值第29个国际减灾日,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接受记者采访,对这些问题作出回应。
  今年地震活动低于历史平均水平
  从5月28日吉林省松原市的5.7级地震,到9月8日云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的5.9级地震,再到9月12日陕西省宁强县的5.3级地震……今年全国似乎开启了大范围小规模的“震动”模式。
  “从我们组织的专家研判来看,今年我国大陆地震活动的水平不高,地震数量和震级低于平均水平。”郑国光说。
  据统计,2016年我国大陆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18次,6级以上地震5次;2017年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13次,6级以上地震3次。而今年至目前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10次,没有发生6级及6级以上地震。无论是次数还是震级,均低于前两年。
  从纵向上来说,1900年到2017年,我国大陆年平均发生5级以上地震18次,6级以上地震4次,7级以上地震0.6次。与历史水平相比,今年的总体情况也是只少不多。
  从发生地震的时间上来看,今年发生地震的时间相对集中,10次地震中有8次发生在8月和9月,剩余2次地震发生的时间相对分散,与往年相比并没有太大变化。
  虽然从数据上来看,今年发生地震的频次并不高,但为何各地地震多次进入大众视野?郑国光认为,这与地震的社会属性有关。
  “地震是一种剧烈地壳活动的自然现象,发生后对人类社会造成影响,这是它的社会属性。只有影响了社会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才可以称为地震灾害。”郑国光表示,今年看似“频繁”的地震,也与地震发生地点靠近生产生活区域并造成一定损失有关。
  预测预警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面对地震,目前我国在预测预警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
  “地震的‘预测’和‘预警’是不同的概念。”郑国光介绍,前者指“地震发生前,根据观测资料和研究结果提出未来地震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大小”;后者则是“地震发生后,根据地震波初期信息快速估计地震参数并预测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前发布地震动强度和到达时间的预警信息”。
  早在1966年我国就已开始进行地震预测的探索实践,目前已推进了对长、中、短、临地震的预报工作,加强了对7级大地震的跟踪研判,建立了中国地震科学试验场,提升了对地震震情分析研判的整体水平。
  “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地震预测技术水平已在国际前沿。但由于只能通过地表的观测来推测地下发生的变化,地震预测依然任重而道远。”郑国光说。
  在地震预警工作方面,郑国光表示,通过借鉴日本、美国等国家的预警系统,自2008年起,中国地震局开始着手启动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项目的研究和前期筹备工作,前期开展的示范系统在多次实际地震的检验后得到了完善。2018年7月20日,这一工程项目正式启动实施。
  “但由于地震信息的高时效性和技术局限性,地震预警也存在信息误报和漏报的可能性。”郑国光表示,目前中国地震局也在积极推动地震预警的相关立法工作,提高地震预警台站建设,实现相关设备的升级换代。
  关注“民生项目”,着眼“重点设施”
  近日举行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要求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近些年来,我国也做出了多种努力。
  “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有不少人是因为房屋的抗震能力不高而遇难的。”郑国光说。
  房屋的抗震能力关系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汶川地震后,国务院于2009年决定实施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2009年5月,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特别增加了关于农村民居抗震的相关制度;2015年,中央要求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统筹搞好房屋抗震改造……
  来自中国地震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建成地震安全农居2400多万户,惠及人口6800多万;对37.5万所校舍进行鉴定和排查,完成近3.5亿平方米校舍的抗震加固工作。
  除了关注“民生项目”,在重点设施的预警防震方面,我国也有一定突破。
  “我国在2011年已在多条高铁线路上安装了地震报警系统。但这套系统存在线路系统不联通、信息不共享,没有与中国地震台网相连等缺陷。”郑国光说。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原铁道部与中国地震局在2012年2月组建了“高速铁路地震安全技术研发组”。经过5年研发,基本掌握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震预警及紧急处置成套技术。今年8月大同至西安线路综合现场试验的结束,标志着这一技术从研发阶段转向实施阶段。
  “地震对于人类社会意义重大。我们目前做出的努力,是为了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是为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更是为了向世界提供中国的防震减灾经验。”郑国光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宣城江南论坛-宣城江南网 ( 皖ICP备17022277号 )

联系QQ群:10880711    广告招商电话:13305635125

皖公网安备 34180202000386号


举报电话:13305635125 举报邮箱:1159155129@qq.com

Powered by 宣城江南论坛 © 2013-2019

友情链接:滋美肌面膜电炉打桩机无锡纹绣培训不锈钢雕塑雕白块陶瓷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