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江南论坛-宣城江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5|回复: 0

如何防止自恋型人格障碍标签被滥用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2910
发表于 2024-12-28 13: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近来,NPD(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的缩写,中文名称为“自恋型人格障碍”——记者注)在网络上掀起热烈讨论。不少网友讲述自己与疑似这类人的交集经历,有人恍然发现身边的亲人、室友、老师可能是潜在的NPD。与此同时,部分网友以发文“问诊”的形式,期望在网络上完成“自我诊断”。

在“诊断”之前,人们需要厘清NPD到底是什么。面对这类人群,怎样的相处模式才较为妥当?这个热词是否被过度使用,导致人们给身边人贴上了不必要的“标签”?

网上对自恋型人格障碍有五花八门的解释,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教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督导师张继明表示,NPD在自我认知上、人际关系中和面对挫败时存在典型特征。一些影视角色、名人的行为可能有部分NPD特征,这些信息进入公众讨论的视野,虽然有助于知识普及,但存在过度简化和滥用标签的现象。他认为,一些网友仅凭他人的个别行为就判定其为NPD,这是不准确的。

自恋型人格障碍“画像”

张继明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核心问题在于夸大自己的重要性,往往过度自恋与盲目自大,他们坚信自己是特别的存在,在各方面都极为出色,远超他人。如盲目认为自己比所有人都漂亮、厉害,即便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同时,他们缺乏现实检验能力,无法客观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不基于事实。他们会非常渴望来自他人的赞美,也坚信自己配得上这些赞美。在人际关系中,他们会认为自己拥有“特权”,会有“剥削”和利用他人的倾向。

当网络上关于NPD的说法纷繁复杂时,一些人对NPD的中文名称感到疑惑。17岁的高中生陈清有些怀疑自己:“我平时挺自恋的,我是NPD吗?”

张继明表示,自恋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特质,研究显示,正常情况下人们处于一定的自恋水平。在日常比较中,多数人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自我肯定倾向。正常自恋是适度的自我喜爱和接纳,人们能够客观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他举例,在工作中取得成绩时,每个人都会感到自豪,但正常人清楚自己的能力范围,遇到困难会积极寻求解决办法,而非盲目自大。自信是基于对自己能力的正确评估,相信自己在某些方面的实力,能够积极面对挑战,且在面对失败时,能够坦然接受并从中学习。

“当自恋发展到影响对现实的客观判断,即盲目坚信自己在各方面远超他人,不顾实际情况时,就可能是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表现。”张继明说,“他们若未达到所追求的目标,常常会将责任归咎于外部因素,而非反思自身。他们追求他人的崇拜和关注,若得不到满足,便会产生不满,甚至出现一些攻击行为,如言语霸凌对方等,这与正常的自恋和自信有着本质区别。”

大一学生王洋怀疑自己的一个室友是NPD。今年9月她刚进入大学,才相处几个月,就被一个室友的言行举止所困扰。她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倾诉道:“这个室友自认为是宿舍里最优秀的,即使事实并非如此。她完全不顾我们的想法和感受,经常占用公共空间放置自己的物品,还觉得理所当然。当我们提出意见时她就会大发雷霆,说我们嫉妒她。”

此外,王洋的室友很喜欢谈论自己,从家庭背景到个人成就,每一个话题都围绕着自己展开,几乎不给其他人发言的机会。每当其他同学试图分享自己的想法或经历时,该室友总是不屑一顾地打断她,再将话题强行转回自己身上,还常常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口吻说:“你们那些事儿有什么好说的,不像我……”

当这名室友成绩不理想时,从不反思自身问题,反而归咎于老师出题太难或其他外部因素,还常常贬低那些成绩比她好的同学。在合作小组作业时,虽然有分工,但她私下会在宿舍里吐槽:“其他小组成员做的是垃圾,根本用不了。”

张继明介绍,NPD在人际关系中确实会给他人造成困扰。NPD渴望成为焦点并寻求崇拜,他们强烈期望在人群中成为众人瞩目的中心,迫切需要他人的崇拜、欣赏和肯定。

他进一步解释,NPD认为他人对自己的关注和敬仰是理所应当的,若得不到满足,就会认为是他人的过错。NPD缺乏共情能力,忽视别人的存在和感受,将他人视为服务于自己、仰望自己的人,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操纵行为,善于运用各种手段(如命令、指责、夸张等)来达到操纵目的,却难以换位思考理解别人的情绪和需求,对身边人的痛苦表现得冷漠无情。

在朋友关系中,NPD可能会要求朋友随时陪伴、支持自己,却很少考虑朋友的处境和需求;在恋爱关系里,他们会试图控制伴侣,要求伴侣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一旦伴侣不顺从,就会通过贬低、指责等方式进行精神打压。

同时,张继明指出,NPD缺乏反省能力,在成绩或能力处于中等或较差水平时,依然盲目自认为是天才或佼佼者,无视客观事实。

当遇到问题或失败时,NPD从不认为自己有错,不懂得从挫败中吸取经验教训,无法通过反思促进自身成长,总是将责任归咎于外部因素,如运气不好、他人故意为难等。面对挫败时,为保护自己会攻击他人,通过言语贬低他人来维护自尊,如在被批评或任务失败时,会攻击批评者或指责团队成员,而不是承担责任。

不该轻易给人贴上NPD标签

王洋不确定室友是不是NPD,也无法得知室友为何有令人困扰的举止。

很多人好奇,NPD是先天原因还是受生长环境影响形成的?张继明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NPD的形成原因有多方面,要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等方面分析。目前生物证据并不充分,NPD多数与成长环境密切相关,尤其是父母的过度溺爱和无条件满足。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过度宠爱使他们形成了“宇宙之王”的自我认知,这种感受在青春期甚至成年后仍可能延续。例如,一些孩子从小在家庭中习惯了被无条件关注,即刻满足,逐渐长大进入社会后,若缺乏正确引导和教育,这种自恋心态可能进一步发展为NPD。

对于NPD自身而言,能够自我觉察是开始改变的表现。在张继明的临床经验中,如果NPD患者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而寻求帮助,就说明其有改善的意愿和动力,这是持续改善的基础,“NPD如果没有改善,是不会承认自己有人格障碍的”。当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模式存在问题,意识到自己过度自负、对他人缺乏共情时,改变已经在发生了。例如,在经历失败后,尝试从自身角度发现问题;在与他人发生冲突后,尝试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反思自己是否给对方带来了伤害。

在与疑似NPD的人相处中,张继明建议,很重要的一点是避免被他们闪亮的外显形态所迷惑,要对一些操纵行为敏感,在关系中守住自己的边界,尊重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不被对方“PUA”,也就是不因为对方的言语打压、行为否定、精神打压等被情感操纵和精神控制。

张继明注意到,许多人在网上询问自己或他人是否患有NPD。他认为,这种方式往往缺乏专业性,多数人并非将其视为严肃的求诊行为,更多是出于好奇或寻求一种心理安慰。部分人可能因“病耻感”或不知道如何寻求专业帮助,而选择在网上匿名询问,将其作为正式求诊的铺垫。

他提醒,人格是一个有强度概念的连续体,以自恋为例,从自卑,自我接纳,到带有自恋色彩,乃至于自恋型人格障碍,一个人可能在这个连续体的某一个区间,并非只有NPD和非NPD两种类型。简单使用“NPD”一词可能存在过度简化和滥用标签的现象。他认为,心理学概念为了便于理解,常被简单化、标签化,NPD也不例外,不可仅凭一些表面行为,轻易给他人贴上NPD标签。这容易造成误解,影响人际关系。比如,在工作中,有人积极争取表现机会,就被指责为NPD,但可能对方只是对工作充满热情且具备相应能力,这种判断忽略了行为发生的情境等多方面因素。

(应受访者要求,陈清、王洋为化名)



(责编:郝帅、陈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宣城江南论坛-宣城江南网 ( 皖ICP备17022277号 )

联系QQ群:10880711    广告招商电话:13305635125

皖公网安备 34180202000386号


举报电话:13305635125 举报邮箱:1159155129@qq.com

Powered by 宣城江南论坛 © 2013-2019

友情链接:滋美肌面膜电炉打桩机无锡纹绣培训不锈钢雕塑雕白块陶瓷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