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7-26 19:58: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安徽合肥
切记生活中保持平常心态
一一兼说贺治仁教授
贺治仁是安徽财贸学院(今安徽财大)教授。祖籍江西,七十年代时已五十多岁。他中等身材,胖瘦适度,戴副近视眼镜,清矍的脸庞,性格爽朗,也很健谈。他说他是庚子赔款赴美留学生之一。回国后先在香港任教。抗战开始后在西南联大商学系任教。解放后转至上海财经学院(原上海盛约翰大学,属教会学校,其财经类为上财前身)任教。
在西南联大商学系期间,他与丁佶、李卓敏、陈序经、陈岱孙、林维英、周覃祓、鲍觉民等教授共事。
1940年10月6日,丁佶在大普吉附近水塘游泳,不幸溺亡。于是丁教授所教的会计学课程即由贺治仁副教授接任。
五十年代,全国高校院系调整。1959年,上财与辽财(大连)的部分教师被调至安徽组建安徽财贸学院(先在合肥,1961年迁至蚌埠,时称商学院)。
七十年代时安财共有四位高教四级教授(六级为副教授与讲师交叉级),贺是其中之一,其月工资为196元。这在当时普通人眼里,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一些年轻教师开他玩笑,说他的名字“治仁”给他带好了好运。因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嘛。
贺教授毫无架子,与什么人都搭得来,与我们这些刚参加工作的小字辈关系十分融洽,除了常与我们聊天并予指点外,还经常请我们去他家吃饭。
他们家有当时普通人家还没有的弹簧沙发。他们还拿出解放前在香港时的照片给我们看。
那时单位住房不宽裕,许多人家皆两居室甚至仅一居室,教授及资历老点的教师才配有在居室门外的卫生间。当时更令人不爽的是,他们住的那排二层楼,后窗外是学校北院墙,于是窗玻璃经常被墙外的捣乱小孩砸破。
有一次,我一时没钱用,向他们借了5元钱。为减轻我的压力,贺妈妈当时就说可以分期还。但到发了工资我还是一次还完了。毕竟5元钱还分期还觉得难为情。
他老两口没孩子,只领养了一个侄子作儿,也在本校上学。他对儿子要求很严,平时要他多看业务书或正当的课外书,不许看不入道的杂书。
有一次他带学生在工厂实习会计与财务。回来很感慨地说:在厂里听人喊马教授,心想工厂里怎也有教授?经询问后方知,那位马姓科室人员平时爱看书,知事颇多,因此被同事们称为“教授”。并且他还知道马克思的夫人叫“燕尼.冯.威斯特华伦”。他又说这我都不知道呢!
七十年代中期,贺子珍因病在上海住院,作为家族本家,贺教授老两口特地赴沪看望。
大约十好几年前,听学校那边人说,有一次贺老打麻将“胡”了,一激动,当即倒地,抢救无效,就这样走了。
由此想到,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苦短,祸福难料,唯保持平常心态待人接物,方为良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