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伶俐
来源:中国新闻网 在儿童节和端午节来临之际,很多家庭都有出行、游玩的计划。然而,随着气温升高,蜱虫也进入了最为活跃的时期,近期被蜱虫叮咬的患者数量逐渐增加。蜱虫常出现在草地、森林茂盛的地方,可悄无声息地钻到人体内吸血,严重时甚至可致命。北部战区总医院皮肤科主任牛军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提示,儿童节、端午假期郊外游玩,要小心蜱虫叮咬。
什么是蜱虫?牛军介绍,蜱虫为人、家畜及野生动物的体外寄生虫,无论是幼虫、稚虫、成虫均能吸血,常叮咬狗、猫等多种动物,也可叮咬人。蜱虫常栖居于墙壁、石缝、草地、树及动物的巢穴处,在野外植被茂密的地方均可出现,也会蛰伏在牲畜皮毛之间,伺机侵袭人体。
蜱虫叮咬危害有多大?牛军说,蜱虫的嗅觉非常敏感,能在几米之外嗅到宿主气味,可爬到树叶或草尖上等候觅食,当宿主经过,立即跳跃或攀爬至宿主身上,寻找皮肤相对薄弱的地方吸血,如颈部、耳后等。蜱虫的可怕之处在于它不仅可引起局部皮肤症状,而且是螺旋体、立克次体、病毒、细菌感染的媒介,可传播多种疾病,包括立克次体热、埃里希体病、莱姆病、巴贝西虫病、回归热和土拉菌病等,严重时甚至可致人死亡。
如何判断蜱虫叮咬?牛军指出,蜱虫叮咬后可出现皮肤症状与全身症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蜱虫在吸血时将蜇肢和口下板同时刺入宿主皮内,可在皮肤上呈现类似黑痣样的皮肤症状。被叮咬处局部皮肤出现水肿性红斑或丘疹、水疱、结节,中央可见虫咬的瘀点或瘀斑,抓破后可形成溃疡,多数患者伴随局部皮肤瘙痒或疼痛等症状。蜱吸血数日后,可出现畏寒、发热、头痛、腹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发热时多为持续性高热,可高达40℃以上。
个人如何防护蜱虫?牛军建议,外出活动时需要加强个人防护,建议穿长袖及长裤,同时束紧袖口、领口及裤脚,预防蜱虫叮咬;在进行野外活动时,皮肤表面可涂抹邻苯二甲酸丁酯乳剂,衣物可以使用含有避蚊胺(DEET)或氯菊酯的“驱虫剂”处理,能一定程度上避免蜱虫叮咬;外出携带宠物时,要及时消灭宠物体表的蜱虫,避免宠物把蜱虫带回家,从而受到叮咬;外出游玩归来后,要仔细检查全身皮肤,避免蜱虫藏匿。其实大多数疾病需要蜱虫贴附在皮肤上至少24小时以上才能有效地传播,因此不断地检查身上是否有蜱虫叮咬并及时发现和干预是防止蜱传播疾病的重要方法。
此外,牛军建议如果被蜱虫叮咬,不可拍打,更不可强行拔除。如果暴力取出,容易让蜱虫的口器和头部残留在体内,导致病原体感染。若不慎压扁或捏破蜱虫,可导致蜱虫体液反流到感染部位,增加感染风险。所以一旦判断为蜱虫咬伤,不可自行去除蜱虫,应立即前往医院,由专业医生操作尽快取出蜱虫,并由医生评估病情,尽早对症治疗。
(责编:孙红丽、杨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