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近年来,宁国市突出生态优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各类突出环境问题整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新成效,持续打造绿水青山靓丽“生态名片”。
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环委会工作机制、议事规则等。坚持超前谋划积极争取政策资金,联合滩生态修复、港口镇月亮湾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等一批项目先后获得中央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支持。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成效明显,其中,空气优良率、PM2.5平均浓度“双达标”,水质断面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2022年单位GDP能耗下降3.5%,森林覆盖率达到80%,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文明城市。
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采取“控煤、控气、控车、控尘、控烧”等措施,开展施工扬尘、挥发性有机物、臭氧污染防治,工业炉窑、燃煤锅炉淘汰、低氮改造、秸秆禁烧等专项整治,2020年以来PM2.5平均浓度连续3年保持在30微克/立方米以下,优良天数比例90%以上。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常态化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入河排污口专项排查整治,园区电镀中心、污水处理厂等环境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行,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率达到100%。持续打好净土保卫战,严格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全面落实“一住两公”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制度,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划分,以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为依据,以建立空间、总量、项目准入“三位一体”的环境准入制度为手段,合理确定城市、农村、湖泊、林地等各类区域的功能定位。积极构建符合生态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的产业体系,确定排污总量控制指标,着力推进绿色产业、低碳产业、循环经济发展,从源头上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在项目核准、土地供应、资金筹措等方面严格控制限制类产业的规模扩张,建立淘汰产业退出机制。全面开展“三大一强”等各类专项行动,持续开展生态环境领域风险隐患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从源头上减少废水、废气、废渣排放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