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11-9 21:15: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安徽合肥
大处着眼小处落笔
一一读贺敬之《西去列车的窗口》
中国自五四运动以来,新诗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新诗百年(1917一2017)发展历程中,先后涌现出了五四前后、抗战前后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三代诗人群体。而郭沫若、艾青、贺敬之,不啻为中国三代新诗的三座高峰。
说起贺敬之无人不知。很多人会想到他与丁毅执笔、集体创作的新歌剧《白毛女》。此作不仅在当时引起巨大轰动,后来还走出国门。1951年,《白毛女》获得了斯大林文学奖。
贺敬之还与魏巍、徐怀忠、郭小川、乔羽等参与了1964年上演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朗诵词的创作。
贺敬之在中国新诗创作中,影响深广,功力非凡。他与郭小川一样,都属政治抒情诗人且影响极大。他俩无论在题材选择和创作技巧上,都很相似。
当然,他与郭小川的风格也有区别。如果说郭的诗作偏向于婉约,那么贺的诗作则偏向于豪放。前者如《团泊洼的秋天》、《望星空》、《祝酒歌》等,如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后者除本文所述诗作外,还有如《放声歌唱》、《回延安》、《雷锋之歌》等,如风雷激荡,横扫千军。
他的《西去列车的窗口》则从大处着眼,从小处落笔,在广阔的社会层面上,以深沉激越的文字、动人心弦的情感向读者展示了六十年代初内地青年前赴新疆囤垦戍边的生龙活虎之画面。
西去列车的窗口,感情奔放,充满激情,读来清纯明丽,朗朗上口,给人以站立潮头,搏击风浪之感。更兼文字清丽,节奏明快,令人奉如珠玑,爱不释手。
贺敬之的诗作曾有多篇被选入语文课本,但不知现今如何?
不过,无论怎样,与其他现实主义诗人一样,他的作品深深植根于生活土壤,因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经久不衰,并广为传播。更如烂漫山花,在文化园地里展芯怒放、愈开愈艳!
这就是文学大家的作为与风范,是值得人效仿的优秀典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