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区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跨越,深化和巩固生态环境监测改革成果,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一体化融合发展,抢滩环境监测新赛道,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提供有效保障。 监测先行,实现从“支撑”到“预警”的跨越。在支撑管理上做到未雨绸缪,网络先行,加快协调推进地表水监测网络建设。目前宣州区已建成水质自动站5座,实现对所在河流pH值、水温、电导率、浊度、溶解氧和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9项指标的全方位实时监控。技术先行,加强先进监测技术储备,提前布局环境质量预报预警、应急监测支援体系。在宣州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狸桥镇建设2个环境空气自动站,实现全区重点工业园区环境空气预警系统全覆盖。 监测灵敏,实现从“共享”到“应用”的跨越。在科学管控上做到快速响应,宣州区依托“宣城市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全国污染源监测数据管理与共享系统” 构建多源数据分析系统,精准研判污染成因并锁定源头。宣州区42家重点污染源单位共安装59套在线监控设备,实时监控,超标预警,排污许可重点监管企业61家全部按要求在“全国污染源监测数据管理与共享系统”上传自行监测数据实现监测数据联网、信息公开全覆盖。融合应用自动在线监测、手工监测等技术手段,强化监测数据应用能力,提升发现问题的及时性和敏锐性。 监测准确,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在数据质量上做到稳定可靠,将“五个精准”贯穿监测业务体系全过程,狠抓监测数据质量不放松。宣州区建立“谁出数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追溯制度,明确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采样与分析人员、审核与授权签字人对原始监测数据和监测报告的真实性终身负责。保证自动监测数据质量,严格要求排污单位每季度对自动监测设备开展比对,并上报比对监测报告,对于出现的异常情况,督促排污单位及时处理,确保监测数据完整有效、确保自动监测设备运行率及数据准确率达到95%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