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9-22 19:12: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安徽宣城
珠城岁月(三十九〉
安徽财贸学院彭院长名叫彭鹏,广德人。于1980年就任安财党委书记、院长。其时他先带小女儿(转学过来)到蚌市,过了一段时间后其他人才从合肥过来。当时我们许多人与他家同住在安财西院原男生二层楼上。
他原在安徽省军区,后转业至省交通厅工作。
他爱人郑玲萍原是安徽省京剧团旦角演员,调来安财后先在人事处任科长,后听说又调回合肥了。
他们育有两女一儿,大女儿在合肥原骆岗机场上班;老二晓松是男孩,来蚌后刚上班,京胡拉得很好,我们这小楼里常响彻样板戏的京胡声;老三晓姗1981年时初中刚毕业。
他岳母当时已70多岁,因腿脚不好,不能下楼。平时在家或公用走廊里行走时都用双手抓一只方凳以支撑身体。每当听到公用走廊里传来方凳脚接触水泥地面发出的咯噔、咯噔声时,就知道老人又开始在公用水池那间屋子里煮饭、炒菜或烧水了。
他岳母等早年生活在宣郎广一带,他在去省军区前好像在广德县武装部工作过,爱吃辣,因而每当炒菜时,小楼里溢满呛人的辣椒香味,这让不嗜辣者常被呛得咳嗽不止。
彭的爱人是老人的二女儿。老人早年(解放前后)随夫在皖南一个京剧团做事,她演戏,其夫好负责团里道具工作。其大女儿郑妍姣当时在皖南一带是京剧名角,如今宣城八十岁以上爱京剧的人应该知道。
老人老伴已过世,她大女儿后来怎样她没说过,我们不知道。她二女儿也自小学的京剧,所以后来进了省京剧团。
老人性格直爽,很健谈,爽朗的声音常响彻小楼上下,眼神犀利且明亮,一看就知道是早年练过的。与邻里相处极和睦。平时视我们为孙辈,我们喊她奶奶。凡我们做的好或不好之处,她都及时给以表扬或批评,从不姑息。这种性格很得人喜欢,也能相处和谐。
我爱人带我们的女儿来看我时,她很喜欢我们的女儿,每次都要拿出好吃的食品给她。还要我女儿喊她外孙女为小姨(与我女儿的小姨同岁)。每次她俩返回南湖时,老人都一再叮嘱,下回再来呵,再见,再见。
平时她有什么重活,如拎个水,工人送煤饼到了楼下需搬上楼等,她都会主动请我们帮忙。过后她拿出自己吃的糕点食品犒赏我们几个同楼的小字辈。
老人说她年轻时在家中或剧团里什么重活累活都干,为节省开支,砌砖刷墙,攀高爬下,什么都干。如今腿伤了,如折了翅膀一般,只能屈就家中了。
老人私下里对行我们说她女婿太惯他15岁的小女儿,在小女儿她妈妈在合肥尚未来蚌时,他还替女儿洗衣服。此外,凡有老人看不惯的地方,她总喜欢说,因此祖孙关系有点僵,老人说她什么,孙女不睬甚至还狠她、推搡她,常为点琐事闹得不甚开心。
1983年我调来宣城不久,一位小同事赴蚌出差,我请他带20元钱,各送10元给徐惠兰老师妈妈和彭院长岳母。后来有一次打电话说起此事。徐老师说不知有此事。后来我才知,我小同事考虑他自己对蚌市不熟,就将此事委托他姐姐的男友(她俩是蚌体校同学)代理。再后来这男友与其姐闹崩并分手,这20元也就杳无音信、石沉大海了。这在当时可是我近半个月的工资呢。
彭院长很有亲和力,易与人相处。不像有的人,总爱端个架子,生怕人家不知道他是个谁似的?
我们这个小楼顶东头(西头也是)是个大间,也是他家客厅,其房门对着公共走廊,其余各房间均被走廊平分两北两边。他家除东头大间外,还有两个小间。平时晚间,我们这些单身或双身的共十来个邻居全挤在他家客厅里看电视。他则与众人边看电视边海阔天空地聊个没完。有时有人觉得太晚,会打扰他家人休息,中途要走,他总会大声说,急什么?看完再走,还早呢,坐下坐下,继续喝茶。其亲民随和之状可见一斑。
1992年2月,我获知他离休。此后他一直从事安财关心下一代工作,担任学校关工委主任、名誉主任。并先后获全省关工委工作先进个人、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突出贡献奖”、全省老干部“正能量之星”、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安徽好人”、省级优秀党员、全国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中国关工委、中央文明办先后两次授予他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刊物《东方火炬》、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刊物《关心下一代》,分别以《踏遍青山人未老》、《把全部心血溶入关心下一代事业》为题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
如今当初的彭院长已九十一岁高龄,借唐代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祝他及他们全家在新世纪的东风里笑迎新生活,继续新里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