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5-30 21:52: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安徽宣城
我们的六七七三(五)
巡演到泥河区那一次,发现当地两派群众对立情绪很大。为表示对同派群众的声援,我们在演出结束后,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连续作战精神和此前在校长期练就的优势,连夜用大字报将泥河镇的大街小巷贴了个遍。
次日早晨,当地群众看到街上突现那么多大字报,以为不知从哪又来了什么搧风点火的人。后来得知是我们所为,有的人不无惊讶地说,这些人不光会演还会写呢!有的书法功底还很老到。
那时我们每到一地,本派群众视我们为上宾。在那物资并不富裕的年代,他们总是设法用当时最好的饭食招待我们。若遇矾矿、地质队等单位邀请,对方总是用卡车接送。当时那种感觉比如今乘大巴不知要好多少!
一个炎热的下午,我们被接到经矾矿还要进山许多路的砖桥(公社)。山里群众见来了难得一见的宣传队,开心得奔走相告,说是晚上有戏看了。
那天的晚餐是稀饭、干饭,菜是腌豆角、腌生姜、腌山芋爪、腌菱角菜,还有蘑菇、笋干、肉、鸡蛋等。那味道给人的感觉也比如今吃山珍海味要好许多倍。
那晚演出现场人头攒动,黑压压的观众占满了一个可容钠千人以上的空地。
那回晚饭后遇见的一老一幼两个人让我至今难忘。
老者约模八十上下,精神矍铄,飘逸的须髯皆白,胡须垂至颈项以下,一副仙风道骨之状。那幼的是个由其家人抱着的小胖子。粉嘟嘟的大圆脸象一只大西瓜,一双骨碌碌的大眼睛在一群陌生人身上转个不停,我们抱他他也不拒绝,连亲带吹他一下如红苹果般的胖脸他也无所谓,还不断发出咯咯咯的笑声。
如今那一老一幼,若知当年与之仅一面之交的人仍记得他们,真得平添无限的感慨。
在白山区演出间隙,另一队外同学带的学校相机为我们集体在白山顶上留了一张造型的照片,只可惜近些年不知为何找不到了。
在金牛区,也是那同学给我抢了一张在农家院行走的半身照。
在白山演出场地是在白山中学宽阔的操场上,那晚观众是我们演出过程中观众较多的一次之一。从台上看去,黑乎乎的光线下似乎看不到尽头。演出也十分顺利和成功。当浑身被汗水浸湿的我们跳完“草原上的红卫兵见到了毛主席”气喘不已地下场时,有观众将温热的茶水送到后台,让我们感动良久。也让我们对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之说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那时每到一处晚间住宿,主人都将我们安排在学校,并借来床上用品供我们使用,或直接分散到农家。对方对我们招待都是热情有加。
后来到了九十年代,《安徽日报》曾两次报道陶老师仍带领宣传队活跃在基层第一线的事迹。其中一次的标题为“庐江有支乌兰牧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