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冬至
今天是中国的冬至日。冬至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二个节气。冬至表明寒冷的冬天即将来临。这一天太阳光对我们所在的北半球照射最少。
中国的冬至一般在公历12月21一23日。这一天北半球的夜晚在全年中最长,反之白天最短。
古代人们认为冬至这一天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所有人都要举行贺冬仪式。唐宋时期在东至日还要祭天祭祖。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差异在各方面都很大,因此冬至之习俗也各不相同。
在北方,冬至这天,大多数家庭都会选择吃饺子。这是因为被后人誉为“医圣”的东汉末年张仲景曾制作祛寒娇耳汤供人们御寒。后来为了纪念他去世的日子,也为抵御严寒,就在冬至这一天吃一碗饺子以表达对这位医圣的感激之情。如今在这位医圣的家乡河南南阳,还流传着一首民谣: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形象地说明了严冬將至时人们的心态。
在北方的少部分家庭还会在冬至日吃馄饨,其意为调节阴阳。在他们看来,冬至这天为极阴之时,所以要用馄饨来调节一下,使阳气生长。
至于为何吃馄饨?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有两个部落,一个叫浑氏,另一个叫屯氏。由于这两个部落给百姓生活造成很大损害,因此百姓对其恨之入骨,称其为馄饨,并把他们吃掉,蕴含浑屯被消灭之意。
至于南方冬至习俗则是吃汤圆。由于中国南方主要以米食为主,人们喜甜食,于是汤圆也就成了南方大多数人这一天的主要食物。而吃汤圆更包含着深深的寓意,即希望所有的亲人都永远团团圆圆。
在中国古代漂泊在外的人,过年都可能不回去,而这一天必须赶回去与亲人团聚。他们认为,自冬至始,天地间阳气开始旺盛,标志着这一天是大吉之日,一家人必须在一起团聚才好。
在宣城,冬至日也是祭奠已故亲人的日子。这儿的习俗是这一天不一定非得吃什么,但烧点纸钱祭奠一下亲人是必须的,以示不忘对先人的思念,更是传承我们这个民族固有且必须懂得的对他人的感恩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