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机关干部到农村调研扶贫工作时,对当地群众说:“种什么能致富,你们就种什么。”有群众当即反问道:“你说的‘什么’到底是什么呢?”该干部当场语塞,不知如何应对。还有位领导接到下级紧急报告,请示如何处置即将要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这位领导指示要妥善处理。结果“妥善处理”变成了错失良机。
在工作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的人,说起“想法”来口若悬河,讲起思路也一套又一套,可谓振振有词,但问到具体怎么做、有哪些解决措施时,却语塞词穷了。有些干部的工作作风不扎实,对基层的问题总喜欢大而化之讲意见、笼而统之提要求,却拿不出有针对性的、具体可行的解决办法,想法多办法少的背后反映出来的是一些党员干部的“本领恐慌”,同时也折射出工作中实干精神不足,缺乏将想法付诸行动的勇气和韧劲。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实践是检验工作的标尺,对领导干部来说,到基层开展工作,比谈看法更重要的是找到切实有效的办法,要增强实干担当精神,提升破解难题的能力。要吃透上情,主动与中央精神对标,摸清下情,经常与基层群众对表,增强责任意识,树立群众观点,让自己的“想法”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将自己的“想法”变为“办法”,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要经常性调查研究和反思总结,熟悉掌握当地社情民意,把握工作内在规律,在实践中增强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存在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和分析,深入思考、缜密筹划,形成实际可操作的思路,才能既谈出有针对性的看法,又能拿出具体实在、群众接受赞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把爱民之心、为民之责、利民之策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