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车借给朋友开,出了交通事故,你是车主,要不要担责呢?” 这让上海金山区亭林幼儿园的教职工们有点吃不准。 发问的是金山法院亭林法庭的法官助理张欣,他解答道:“如果车主明知道朋友喝了酒或者没驾照,还借给他,属于有过错,那才要担责的。” 作为金山法院普法志愿者团队的一员,这是张欣这个月第二次讲机动车交通事故纠纷课程,第一次的漕泾中学也选了这门课。 普法课程还能选课? 一起来听课的金山法院团总支书记、普法课的“教务”胡佳琦递过来张纸,“喏,这是我们的选课课程单。” 课程单上,内容还挺丰富。《农村动迁安置引起的常见民事纠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常见问题解读》等,既有法律条文解读,又有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知识。 提供课程讲解的是普法志愿者团队的成员,也就是金山法院的法官和法官助理们,一共19个人。他们大多是80后,也有胡佳琦这样的90后,还有资深法官担任特邀讲师,一起主持28门普法课程。 “课程挂在金山区法院公众号上,想听哪门课、邀请哪位讲师,留言或者打电话预约都可以。”胡佳琦说,自从普法课程上线以来,订课的电话就没停过。来约课的,有村委会,有学校,有企业,还有政府机关,大家都觉得挺受用。 褚红梅,金山法院立案庭副庭长,是这个普法志愿者团队里的“老资格”,2007年起就开始进行义务普法工作。“做普法,原来多是人托人,有社区、单位认识一个法官,就邀请去,有时候题材不合适,台下听的直打瞌睡。” “2016年,我到一个居委会讲刚开始实施的反家暴法。刚下课,就有个小伙子找到了我。”原来,这个年轻人的母亲的再婚对象有家暴倾向,但他的母亲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褚红梅向他详细介绍了反家暴法的相关内容,“后来,他决定带母亲走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诉讼期间,法庭给这名母亲发出了人身安全保护令,那是金山法院发出的第一个人身安全保护令。 做了十几年志愿普法,这件事情让褚红梅印象最深,“我们法官的职责是办案,可作为法律工作者,看到那么多群众不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心里着急。” 虽然大家很希望有普法课,但要讲得既合适又生动,不容易。金山法院商事审判庭的法官助理罗欢这两年一直跟着褚红梅做普法,防止校园暴力、未成年人特殊保护是她常讲的主题。“这个话题很敏感,一些具体的法律词汇和行为描述很生硬。”这两年,下班之后,除了带孩子,罗欢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琢磨这门课上,为了让孩子们有兴趣,她选择用动漫的方式来讲课。“我找了很多国内外有关的动画片,再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孩子们能听进去、记得住。” 现在,金山已有500多名小朋友上过罗欢的课,罗欢常常思考怎样能够让孩子们增强保护自己的意识,“我会让每个孩子制作一份《亲密照顾者名单》,谁能拥抱自己、亲吻自己,都写在名单上,名单之外的人,那就绝对不可以。” 普法课开得多了,就会遇到来现场咨询具体案件的人。对此,志愿者们有一个共识,也是一条规矩:除了法庭上,绝不对具体的案件下法律判断。“普法是普及法律知识,更是普及规则意识、边界意识。”志愿者团队成员、金山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朱敏说,“还有很多居民、村民对法治生活的基本规则还不了解,普法其实就是给社会埋下规则意识的种子,等种子长大了,对我们法治社会的建设就能有帮助。”
《 人民日报 》( 2019年04月08日 10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