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江南论坛-宣城江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12|回复: 0

荀子的养生之道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2638
发表于 2018-11-15 10: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吉林四平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荀子继承和发展儒家思想的同时,又进一步兼收并蓄,博采众家之长,成就一家之言。他提出了“人定胜天”之论,反对宿命论,指出万物都遵循着自然规律运行变化等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甚至连韩非、李斯等法家代表人物也无一不是师出其门的学生。论及养生之道,不管理论思想、还是实践经验,荀子都不乏独到深刻、卓然不凡的主张和经验,值得大家认真学习、细心领悟。

珍爱生命 重己役物

在养生方面,荀子首先非常看重自我,提出“重己役物”之说,大意为: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一切事物都会显得极不寻常,可以用色彩养目、声音养耳、食羹养口、衣履养体、衣物养形。就算在简朴淡泊之中,也能达到养乐、养名之目的。又从珍爱生命的立场出发,认为人生在世,一定要懂得珍惜,善待自己。同时,也要尽可能地让一切外物都能为我所用,从而实现其“贵身”“养身”“全生”“尽年”等。但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不能反其道而行,防止被身外之物所累。体现在现实当中就是,我们要正确对待物质和欲望的关系。如荀子所说:“其求物也,养生也?粥寿也?”之所以要借助于物质,目的在于养生健体,而并不是出卖生命。

尽己之能 制天而用

荀子并没有被当时极度盛行的“顺天知命”的思想而束缚和迷惑。他认为世界上既没有什么既定的天命,也没有一种超然物外的力量和神秘意志可以支配一切。在现实中,我们要“明于天人之分”,把命运之神,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大自然面前,要充分发挥人类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面对。尤其是在养生方面,更不能消极懈怠,坐以待毙。应从饮食、起居、锻炼等诸多方面入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力争“度百岁乃去”。在当时时代背景下,荀子能有如此认知,实属不易。

积极应对 养备动时

与“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天道观相对应,荀子又提出了如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则:“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以此奉劝人们,无论在治国还是在养生方面,都要积极应对、主动作为。所谓养备,就是将给养准备充足,具体来说以下方面:“刍豢稻梁,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雕琢刻镂,黼黻文章,所以养目也;钟鼓管磬,琴瑟竽笙,所以养耳也;疏房檖貌,越席床第几筵,所以养体也。”而博大精深的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为人类提供了上述众多赖以生存的物质储备。大自然尚且如此,作为人类,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利用这些便利的因素呢。同时,荀子也强调要做到“动时”,即适时、适度的运动锻炼。反之,如果忽略了这两个养生的基本方面,就会适得其反,导致“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的不良后果。而从现代养生学的角度来看,饮食得当,动静结合,也确实是人们的方法。

养心治气 美意延年

强调物质养形的同时,荀子也非常重视内在心气之培育。在《致士》篇中,他提到了“得众动天,美意延年”的说法。意思是说,得到民众的认可,就能感动上天,有了快乐的心境,就能益寿延年。进而,又在《修身》篇中,详细具体地表达了他的“治气养生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胆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庸众驽散,则刦之以师友,怠慢僄弃,则炤之以祸灾;愚款端悫,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不难看出,其养心治气之术的核心依然遵循儒家一贯坚持和倡导的中庸平和之观。只不过荀子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通过礼乐和学思,来完善人格、修身养性的主张,从而显得更具操作性,也更为切实可行。

恬淡节制 虚一而静

养生离不开养心,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怎样做才能让内心达到完美的理想之境界呢。荀子在《解蔽》篇中指出:“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一而静。心未尝不藏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满也,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意思是人之所以有思想,是由于有心,而心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能达到虚谦、专一、平静的境界。久而久之,最终便会达到“虚一而静,谓之大清明”的极致状态。而对每一个人来说,只有努力做到虚心、专心、静心,才能避免各种外界干扰,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清澈澄明。与此相适应,荀子又提出了“务本节用财无极”的主张。要求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既要积极进取,不断上进,也要节制寡欲,恬淡静泊,不为欲望所困。在现实当中,也确实如此,不管做任何事,都要合情合理,适可而止,而不能肆意枉行,为所欲为。

注重学习 积善成德

关于人性本质,荀子一改儒家“人之初、性本善”的传统观念,很有胆识和主见地提出了“性恶论”主张。“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既然人性从一开始就充满恶念,那么,在荀子看来,一个人要想积善成德,臻于完美,就只能靠后天坚持不懈的学习,来逐步修正和完善了。在名篇《劝学》当中,荀子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阐述。其中一些观点,时至今日,依然有莫大的启迪和帮助。“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的是通过学习可以实现由量到质的飞越和升华。“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则又强调了掌握正确适宜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意外效果。而从养生实践来看,大多长寿之人,也都有热爱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人们常挂嘴边的老有所学,老有所好,老有所乐,便是这个道理。(逯富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宣城江南论坛-宣城江南网 ( 皖ICP备17022277号 )

联系QQ群:10880711    广告招商电话:13305635125

皖公网安备 34180202000386号


举报电话:13305635125 举报邮箱:1159155129@qq.com

Powered by 宣城江南论坛 © 2013-2019

友情链接:滋美肌面膜电炉打桩机无锡纹绣培训不锈钢雕塑雕白块陶瓷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