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今年以来,宣州区立足新发展阶段,以“稳面积、提单产、增效益”为核心,统筹推进粮食生产、耕地保护与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 聚焦稳产保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做好粮食生产保障。实施粮食单产提升行动和绿色高产高效“千万行动”,全区建成千亩示范方13个,打造精耕细作示范点3个,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及绿色生产技术,提升粮食生产质效。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等惠农政策,激发农户种粮积极性。创新社会化服务模式。通过土地流转、订单农业、代耕代种等方式,推动应种尽种,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30万亩以上。同步巩固油菜扩种成果,支持油茶等特色油料发展。完善全链条减损机制。推进农业机械报废更新,降低机收损失率;深化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增强抗风险能力;开展粮食节约行动,规范市场化与政策性收购,加强储备粮监管及绿色仓储升级,健全应急保障体系。稳定生猪产能。优化调控机制,确保能繁母猪存栏量2300头、规模猪场8个,强化屠宰检疫执法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保障畜禽产品安全。 严守耕地红线,筑牢粮食生产根基。坚持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压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确保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升。严格耕地用途管制。将各类耕地占用纳入占补平衡管理,有序推进耕地恢复,加大巡查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行为,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分类整改存量问题。强化耕地质量提升。加强新增耕地和增减挂钩项目后期管护,持续整治“大棚房”、乱占耕地建房等乱象。落实污染治理措施。针对受污染耕地实施风险管控,确保耕地安全利用。 夯实基础支撑,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项目全过程监管,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年内新建高标准农田万亩,同步完成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任务。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实施农排线改造、沟渠清淤整治及灾毁设施修复工程,保障农田排灌能力。强化灾害防控。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与统防统治,推进汤村水库、港口湾灌区、水阳江防洪治理等重点水利工程,全面提升水旱灾害防御水平。 下一步,宣州区将以“长牙齿”的硬措施守耕地、以全链条的硬实力保供给、以系统化的硬投入强基础,全力构建更高水平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