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11-8 17:43: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安徽合肥
达尔文的“进化论”与庄子的“天人合一”
“学会适应环境,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对变化做出快速反应的”。
这是英国生物学家、博物学家,进化论奠基人,查尔斯·达尔文(1809—1882)经对全球生物进行考察、分折、研究后得出的著名结论。
说它著名,是因为达尔文在进行广泛、充分、深入、细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无可辩驳的科学结论。
1831年末,达尔文乘坐英国贝格尔号军舰,开始了长达5年的环球科学考察。在航行过程中,达尔文对所见生物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和记录,采集到许多珍贵的动物、植物和化石标本,并进行整理分类。1859年,他《物种起源》的出版轰动了全球。
他在这部著作中,提出了几个观点。一,过度繁殖:意味着每个物种都会产生大量后代,远远超过环境能独立生存的数量。二,生存斗争:由于资源有限,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激烈的斗争。只有适应环境的个体才能生存下来。三,遗传变异:生物普遍存在遗传变异,即亲代与子代之间在特征上存在差异。这些变异有的是有利的,有的是不利的。四,适者生存:在生存斗争中,那些适应环境的变异个体更有可能生存并繁殖,从而将这种有利变异传递给下一代。不适应环境的个体则被淘汰。
这些观点共同构成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推翻了当时流行的特创论和目的论。总之,他认为生物的进化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而不是由某种超自然力量所决定的。
《物种起源》不仅是一部生物学巨著,更是一部对人类思想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典籍。达尔文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深邃的思考和扎实的科学基础,为我们揭示了生物进化的奥秘,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科学时代。
他的适者生存观念对于人类生存极有启迪作用。人无法选择时代和生存环境,而只能改变自身以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因此遇到阻碍,不可怨天尤人。应该找出或创造有利条件,继续开创未来。凡轻言放弃或自暴自弃等都是不应有的想法。
中国古代有“天人合一”说法。其最早提出者是战国中期的庄子。他认为天是天道,即自然界。而《易经》更是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把人放在中心地位。
汉代著名大儒董仲舒则把“天人合一”思想推向顶峰,发展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他认为,天跟人一样,都具有喜怒哀乐的情感,天为主,人为副,人是天的副本或影子,会随着天的运行变化而变化。这充分表明,天即自然界。当产生人类以后,人就是自然界的一分子。
后来这种思想在宋明理学(其哲学中心观念是“理”,“理”是产生世界万物的精神的东西)。理学包含程颐、程颢和朱熹的“程朱理学”。理学的出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成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成为影响传统中国社会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的根基,成为人类认识自然的钥匙和改造自然的思想武器。
“进化论”与“天人合一”思想都为我们正确认识并改造世界(也包括改造人本身)提供了思想基础,是前人惠赐的难得的精神财富。
综上,人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务必将自身融入其中,摆正自己的位置,与大自然共进退。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或创造条件使自然为人类服务,为达预期目的持续努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