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9-3 20:24: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安徽铜陵
白湖的糠灶
在白湖,六十年代中期以前,各家烧饭都被分到工地上损坏的箩筐、畚箕、锹把、木杠什么的。后来才烧上了大糠。
不过此前大糠却被铺路用。冬天里,住房周边土路化冻后泥泞不堪,人们行走不便,于是让三类人员将大糠铺在路面上。然而好景不长,经人们一踩,不多时,大糠与烂泥揉在一起,路面依然如故。人们穿着胶鞋仍举步维艰。有穿由三类人员编织的木板底草窝子(很暖和)还稍微好点,因木板底下前后分别钉有一块高约两寸左右的木块(相当于木屐),减小了草窝子与路面的接触面,加大了对地面的压强,既防滑又可减少粘鞋的烂泥。
到了六十年代末,为了消耗掉大量的粗糠(稻壳),场里给各家砌了糠灶。那是类似于城镇街头烧开水店的老虎灶样子的土灶,因灶门像是大张着口的老虎嘴,故美其名曰老虎灶。其灶头在近身处,有一灶门,炉膛内有铁炉条,便于灰烬下落。灶门下是炉门,便于出灰用。
灶上有两口锅,靠灶门的灶头处是一口较大的锅用于煮饭或炒菜。靠灶尾烟囱处是一口小点的锅。便于烧点热水,或冬天里大锅烧好饭后,将其盛到小锅里保温,大锅则用于烧菜。
开烧时先用废纸引着大糠,然后关上灶门,糠们便在烈火中呼呼作响,那较大的火力不多时就能将大锅里的水烧开。
若想用文火烘饭出锅巴或给菜保温,可将灶门、炉门全关上,此时灶膛内空气对流大大减弱,以发挥糠们的余热。
有时晚上不想烧菜,就将中午的剩饭与不带骨头的荤菜或素菜来个一锅煮。这有点像是日本相扑手吃的相扑饭。
那时家里有一本不知哪来的头尾已缺页的《红楼梦》。反正已不全,就被当作了引火纸。后来还没用完,1969年夏天发大水,东大圩家属转移出大圩,所有留在家中的纸质品都被三类人员拿去当卷烟纸了。
1969年元旦那天很奇怪。我们已烧好饭,刚揭开锅盖准备盛饭,位于烟囱上方的一块青砖冷不防落到饭上,当时也不知是什么兆头。好在砖头落在饭上,若是空锅,那锅可就成了牺牲品。那时粮食仍较紧张,饭没舍得倒,只是将表面一层刮起用水淘净晚上烧汤饭吃。
如今有时在街头僻巷处偶尔还能见到那种各地曾经都有的靠灶头处是4只或6只小铁罐,靠灶尾处是一口大闷子锅的烧开水卖的老虎灶。每当此时,白湖烧大糠的老虎灶总让我生出难以名状的不尽回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