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座古朴的殿堂,由北边而上,曲径通幽,画廊典雅,走上几分钟,便是一间古朴典雅的楼台。红瓦灰墙,外围柱子林立,其实,就是著名的谢眺楼。据说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恢复重建这座建筑时,省里只拨了七十万元,搁在如今,少说也得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当时的宣城市(县级)便建成了这座楼。
无论是晴天还是下雨,这里的下午,似乎成了游乐场所,打牌、聊天的,人头济济。雨雾天里陡然看到,疑似精美的楼船,绿树掩映下待命起航。大门正前方向南,就是府山广场,未曾移步,右前方就是博物院,左前方则停摆着李白的石雕像,手执书卷,回头傲视,似一付倔犟的硬汉,洒脱不羁,偌大的一座广场,唯有他是那么的不可一世。究竟是设计者的文化透视,还是雕刻者的文字功夫,当然,也许是二者的有机统一。每到宣城,我总会去探视这位老头,因为女儿定居如此,给了我更多的机会。博物院门前,还耸立了另一位长者梅文鼎,这位老人虽然比李白晚了数百年,却还拖着一付大辫子,虽然温文尔雅地站在那儿,却拖着清朝的印记。
在谢眺楼的西北边,还有座清凉亭,我曾多次邀约朋友,在那儿聊天闲刮,找点时间坐坐,比在家里一壶茶,一本书更让人开心。一份淡然的心情,便可充盈整个上午或下午,心中的些许躁气,也能渐趋清明。记得几年前的一个上午,因为第二天就要返回安庆,所以那位舞友约我聊别一席话,空气中弥漫着的却是酸酸甜甜的味道。几天前,她借我50块钱,还是我提起,她才想起。本不该提及,但我这个出身农家子弟,小气惯了,哪里顾得别人就此是如何的尴尬。看她青春洋溢的脸庞,红到了脖子根。
去年,在宣城住院,她来看我,我又撩了句,什么时候,我们再去谢眺楼一坐?她说等你出院,什么时候都可以,因为我已经退休了。不知怎么回事,就喜欢跟你这位大叔聊天。我说大你25岁,本来就是大叔。几天后出院,我们真的去了那里。真是虔诚地兑现了承若。顽皮的她,又撩了句,下次来还能陪我跳舞吗?我说应该可以,但快三已经不行了,我75岁以后,已经没有跳过快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