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宣城市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引导金融资源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在优化金融服务、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基金引投、改革创新、风险防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金融力量。一是提升金融服务能力。聚焦“2+3+4”产业链延链、拓链、补链标准,以链主企业为切入点,谋划建立“链主企业+链属企业+主办银行+主办投行”的“一链两行多企”对接模式,促进“资金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立足制造业企业发展需求,常态化邀请银行、投行等金融机构专家参加专场“金企面对面”对接活动,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金企对接活动70余场次。组建金融五进服务团,加大对制造业企业政策宣传和融资帮扶,走访一级活跃度市场主体7.6余万家,覆盖率超85%。为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我市着力加强数字金融创新,上线中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覆盖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服务,助力全面实现银企需求对接“网上办”“掌上办”,打造“永不落幕的银企对接会”。截至目前,市中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上线金融服务99项,入驻企业超20.73万余家,解决企业融资需求18.18万项共计4111.87亿元。10月末,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780亿元,同比增长16.05%,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1-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78.17亿元,同比多增26.92亿元。 二是推动借力资本市场。近年来,全市坚持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干事,将推动企业上市挂牌和股票股权融资工作作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抢抓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机遇,组织实施企业上市倍增计划,实行市政府领导班子联系帮扶机制。研究出台《宣城市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三地一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大财政分阶段奖励力度。打造“助企翱翔”宣城特色培训品牌,在全省率先创新开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资源普查工作,组织专业机构对全市2388家重点企业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资本市场“体检”和“诊断”,实现园区重点企业、规上工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企业普查“五个全覆盖”。截至10月末,全市境内上市企业10家(今年新增上市企业2家),过会待注册企业1家,上市辅导备案企业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8家,省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企业365家。1-10月,全市实现直接融资174.58亿元,完成省目标任务160亿元的109.11%。 三是推进基金倍增计划。重点加强与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省属企业“6+1”基金和社会资本对接合作,引导股权资本积极服务我市“2+3+4”产业链。截至10月末,全市政府(国资)参与设立的私募基金49只,规模300.85亿元,较年初增长146.3%,到位资金105.42亿元,投资项目177个,投资金额48.94亿元。其中,市本级今年新落地金宣新能源基金、国信双碳基金、基石混改基金、交银融合新基建基金、国元股权徽元绿能基金等8支总规模85亿基金。另有100亿多基金还在洽谈中。 四是加大政策支撑保障。在全省率先出台《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体系改革方案》,推动实现“业务规模增、放大倍数高、担保费率低、风险管控好、服务质效优”的目标。出台宣城市贯彻落实《金融助力民营和中小微企业稳增长促发展强信心若干措施》,创新“一链两行多企”对接机制。落实《续贷过桥周转资金操作指引》《宣城市税融通业务实施细则》,系统持续优化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设立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效应,增强银行业金融机构对这类市场主体“敢贷、愿贷”信心。截至10月末,全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74.27亿元,较年初新增110.55亿元。10月末,全市新型政银担责任在保余额78.44亿元。 五是强化金融风险防范。常态化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套路贷等金融乱象行为宣传和监测排查活动,探索打击金融乱象行为央地协同监管、行刑衔接等新路径,形成上下联动、防打结合的工作局面。积极打造“七进”、“宣传月”等活动品牌,上线了以“守住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为主题的防范非法集资集中宣传电梯视频,覆盖市区19个大型小区、679部电梯,每台电梯日播放量300-500次,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声音和画面的输出,强化群众防非知识的“输入”,提升老百姓金融素养。防非宣传月期间,向7万余户市场注册主体及全市近5000会计从业人员点对点推送风险提示短信,警示非法集资法律责任。 下一步,我市将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引导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更好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