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8-9 21:37: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安徽合肥
珠城岁月(五)
为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巩固所学书本知识,学校将我们带到各类工厂参观生产过程,比如纺织、印染、塑料、铅笔、火柴、卷烟、食品、酿酒、肉类屠宰及加工等企业。然后根据所学专业分别按门类到银行、工业、商业等部门实习。当时许多排被安排到其它城市,我们这个排有幸被安排在本市纺织、印染、食品、机械制造等工厂的财会部门实习。
刚开始,我们每天步行来回在工厂与学校间。后来为节省时间,更为方便,经协商,有的工厂为实习学生安排了住处。这样,我们这个被安排在绝缘材料厂(生产玻璃纤维),后更名为第三机床厂(生产台式钻床)的小组即在厂内有了暂时落脚之处。吃饭在食堂,可在大澡堂洗澡,感到惬意至极。
当时除我们几人(吴问义、蒋根宝、曹诚秀、我)外,还有芜湖一个什么学校的几位蒋根宝的女生老乡也在该厂实习。
实习须先从基础做起,首先做出纳。每天将各部门来报销的原始单据记入现金出纳帐,下班前务必将帐款核对准确。有时算盘汇总有误,就得至少打3遍或更多。此外还得经常到开户银行(那时统称人民银行)存或取款。这种收收付付的业务,刚开始工厂女出纳小陈会计像驾校教练一样陪在旁边,后来见能逐渐放手,她也就瞅机会休息了。当时见现金进出那么多,我们还问那位上海籍主办会计陈植政:你工作到现在,接触过多少钱?他当时说的几十万对我们来说不啻为天文数字。
接下来学习记帐,按不同科目将原始传票分别记入分户帐并汇总,必须核对准确无误才罢。
有一次负责记帐的女刘会计代出纳时短了10元钱(自己赔了)。次日回到办公室难过得一句话也不说。问她为什么?她说她丈夫知道后大为光火,气哼哼地斥责她:干不了就不要干了。说话间又哭了起来。此情此景也难怪,因为对于当时月工资仅30来元的工薪阶层来说,10元,就相当于一个人大半个月甚至一个月的生活费,也相当于如今的1000元甚至更多。
接下来应该学做报表。偏巧主办会计陈植政调走了,接任的董会计常在我们向他请教前就已将报表悄悄做好。问他为什么?多次他都不知可否。我们难道会抢了他的饭碗不成?这逼得我们只能按会计科目看填在报表上的什么位置,确认收、付方平衡。
在该厂财务科,我们见识了比算盘、计算尺先进得多的当时现代化计算工具一一手摇计算器。那是一个立在桌上一尺来高的扁平木质物事。须进行加、减、乘、除计算时,先后输入数据和计算方式,然后用手一摇,数据就出来了。这对于乘或除计算时比用算盘的确方便、快捷得多。
实习期间,我们这个组还参与了工厂组织的国庆文艺会演。记得有个车间表演合唱,毛主席的《忆秦娥.娄山关》。还有个车间的一位演员将迎接四届人大的召开,误说成四届人届。我们表演的是京剧《沙家浜》选段“军民鱼水情”。
那时同学们在各工厂实习,利用星期天互相时有走动。一方到另一方参观工厂生产车间,另一方必热情招待。
在我们实习期间,正值大庆报告团来本市作先进事迹(工业学大庆)报告。那天我们所在厂也随全市所有部门、单位(除不能停的部门或单位)人员敲锣打鼓并高呼口号排队上街游行欢迎。那次我还发现,当地的民间锣鼓点与被誉为东方芭蕾的怀远花鼓灯锣鼓点极相似,从头到尾都是咚得咙咚锵,咚得咙咚锵,咚得咙咚锵锵咚得咙咚锵。并且敲打的人边敲打还边直蹦直跳再加摇头晃脑、扭腰动胯、举臂甩腿,颇显滑稽之状。
9月13日以后,突然有一天,外面进来一位本厂别的科室的人,进来即先关上门,然后神秘地悄声对大家说,出大事了,有个高层领导出事了。问是什么人?什么事?他紧张兮兮地看看窗外,转回头小声说:林副统帅出事了。又一再告诫我们:你们可千万千万别到外面说啊。然后就走了。
当时闻听此讯,简直晴天霹雳。让人想不到更觉不可思议的事竟然成了真。那时初此经历此事,思想也单纯,在今天看来这类很平常普通的事,在当时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似乎被压抑得连呼吸都困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