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3-28 18:01: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安徽宣城
上海印象(十)
知青上山下乡年月
与全国各地一样,自1968年下半年起,上海掀起了知识青年(六六至六八年三届初、高中毕业生被称为“老三届”)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高潮。
上海的知青许多都到云南、黑龙江等地。能到安徽、苏北、崇明算是运气大好。
那时若有人在家还没及时下乡,居委会的阿姨爷叔们会三天两头敲锣打鼓并带上一纸光荣榜上门来欢送你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直到你离开上海。
那时所去地点分为外地农村、农场、工矿;本地农村、农场、工矿。如一家有多个子女下放,则按以上档次分别分配以示公平。因此,若能分到本地工矿那可算是烧了高香。特别是分到崇明岛上8个国营农场的,实在是幸运至极。
不过也有例外。当时有一姐妹俩一起被下放到安徽淮北农村。姐姐去了,后被抽到淮北市文工团。妹妹户口也去了,但人一直没去。以后的数年里,商品粮、各种计划供应物资一概没有,全靠家人接济,直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下乡知青大批返城后才结束了这种极其尴尬的局面。
那时小的十五六,大的十七八岁的男女初高中学生,刚到农村时庄稼不识不说,诸如牛棚屋不适应,田埂路不会走,烟熏大燎的柴灶不会烧……实在难极。有人米下了锅,却忘放水,结果成了煳炭,赶紧倒进冷水,锅却淬裂漏水了……。不过人毕竟能适应环境,当这一切经历了生活的洗礼就都不是个事了。即便七十年代末开始返城后,有的知青因种种仍留在了当地,并融入了当地的生活。
那时下乡插队落户的知青们得逢年过节才能回家看一下父母及家人。每当休憇一段时间返乡上火车时,每个人都是大包小袋一大堆,多的有十几个,上火车时要来来回回搬运好几趟。然后从座位底下开始,座位间、挂钩上、行李架上全成了包袋的世界。因为难得回沪一次,不带些外地没有或极少的上海货,怎么对得起这难得回来的一趟?这也充分表明,上海实际就是一个供应全国各地物质资料的庞大后勤仓库。
外地土特产品在上海受欢迎
因缺乏土特产品,所以此类物资在上海很受欢迎。比如花生、芝麻、鸡蛋、猪油、腊肉、鸡、鸭、鹅等。
我每次探亲时都要尽量带一些过去。此前在白湖时自不必说,参加工作后,过春节时,只能带些猪油、芝麻什么的。
出发前,我先去蚌埠肉联厂(安徽最大的肉联厂,猪付产品多且价格便宜)买来猪油,熬好降温后分装在七八只500克的办公用浆糊瓶里,回老家后给相关亲朋送一瓶。
有一年春节,按户口供应每人半斤花生米,带到我姨妈家后用油炒成咸花生米。吃饭时有邻居来串门,姨妈先后搛起几颗珍贵的花生米,让邻居难得一吃地尝了个鲜。
还有一个七十年代初的春节,父亲在干部下放地一一亳县(今亳州)买了些芝麻让我带回老家。路经上海时,我将其悉数留给了姨妈家。要知道,那个年代,这东西在上海很稀罕,而在乡下,毕竟自家能种,因此不带回去没有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