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3-26 18:07: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安徽宣城
曾经的白湖(续二十七)
与文学书刊结缘
一大队门诊室有位年轻的王树藩医…生,到白湖时才22岁。来时带了好几木箱那个年代的诸多小说及文学期刊(并继续订阅)。我在他那接触到了《青春之歌》、《红岩》、《红日》、《红旗谱》等上百部中长篇小说;还有《人民文学》、《萌芽》、《上影画报》等众多文学期刊。还在小朋友对连环画特感兴趣的那个年龄段,我即对那些小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我日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白湖的那段时间,他还将曾在皖南参加防治血吸虫病期间的经历以长篇小说的形式加工了出来,取名为《青山红雨》(取自毛主席《七律.送瘟神》中“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中两句),青山、红雨分别为男、女主人公的名字。我看过这部小说的手稿,后来是否出版则无从知晓。
杏林春暖
1963年他回到了老家固镇(当时属安徽宿县地区),后来他还到一大队看过我们,并带来了铝饭锅和搪瓷脸盆等一大堆礼物。还说他回去后找了个搬运女工结了婚。又过了些时,来信说他们有了个儿子,取名王杏林。并告诉我们这名字来自“杏林春暖”之典故。
说是曾有一位乡村郎中,平日里乐善好施,仗义疏财。凡贫苦人前来就医,他从不收钱,只需人家在其宅旁栽一株杏树即可。天长日久,成了诺大一片杏林。老百姓看见杏林,想到郎中的为人,心中顿感春天般的温暖。
1974年夏,我趁出差,去固镇找过他,可是只知女方属搬运公司,不知其余线索而无果,一直遗憾至今。
熊德华医生
六十年代初,一大队门诊室有位熊德华女医生,上海人。来白湖前与其夫均在上海的医院工作,两人月工资均为当时在一般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的两百多元。
我们得知她儿子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系读书。每一次她儿子来信,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可见这成为她一生挥之不去的骄傲。
有一次,熊医生为一干部家人治好了病,他们家请她吃饭。碍与其身份,主人又怕人家看到。于是在吃饭期间,只要听到门外有脚步声,主人立即将其饭碗端走,让她像没事人似的坐在那儿。待脚步声远去,再将饭碗端回。如是两次后,她饭也没吃站起来就走了。
有一回她丈夫王医生来一大队看她。因当时无招待所,我们家就拿了被褥到我父亲办公室搭了个铺,让这在上海颇有身份的人在办公桌上将就了两晚。
熊医生回沪后曾到我姨妈家去过。最后一次是文革初期,再后来就没有了消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