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交通大学推出的英文版中医药慕课课程,分为线上和线下学习两个阶段。图为学员们在植物园内亲手触摸观察各种中草药植物。 |
| 南开大学慕课《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品格与修养》的见面课。 |
“百姓不出门,便上名师课”,慕课的魅力正在于此。一台电脑或一部手机、一根网线或连入wifi,就能加入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的名师课堂。 “慕课”,全称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大学校园里的老师,将自己的课堂搬到互联网上。不只是学生,各行各业的人都可选择学习这些课程,还能获得一张由大学所签发的结课证书。如今在中国,像这样的线上课程已有5000多门,课程总量居世界第一。 以慕课为友,与名师为伴,成为一种流行。 全民课堂, 慕课之处遍是书香 戴上工帽,王师傅仔细地检查每一个房间。干累了,他就抹一把脸上的汗珠,去阳台上休息。这位皮肤略黑、话不多的中年人从事建筑装潢工作。回到家,一碗泡面的工夫,王师傅收拾好自己身上的污渍,登录中国大学MOOC平台,学习《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于王师傅而言,打开电脑就像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我没事就看看慕课,有趣又有用。因为没机会去大学学习,就在网上看。家是一辈子的依靠,盖出房主满意的房子,是我的责任。” 一份责任让王师傅容不得一丝马虎。今年32岁的王师傅,家住安徽合肥,从事建筑装潢工作五年。他说自己第一次真正感受到我国建筑的美,感受到设计的风采,便是在考完《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那个下午,“慕课让我多了一次提高自己审美感的机会。” 对于慕课的喜爱,王师傅不是个例。 目前,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注册用户数已经超过1000万,覆盖面广泛,从十几岁的小学生,到践行“终生学习”的白发老翁;既有生活在边远山区的学子,也有在大城市打拼的奋斗青年。 慕课让学习没有围墙。 最初见识这股慕课风是在高校的思政课堂,2016年10月,武汉大学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一次上线4门思政课,短短24小时之内,选课人数就突破1.3万,这也是该平台首次成体系上线思政课程。武大这一举措在全国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清华、复旦、浙大等高校都在探索思政慕课授课形式,实现教学的移动终端化。 如今,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19门思政类慕课,选课近40万次。思政类慕课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平台,发挥着传播正确思想、弘扬正能量的功能。 走出校园,慕课依然备受欢迎。 浙江宁波市在2016年利用“慕课”编制教学计划,形成涵盖戏曲、舞蹈、诗歌、绘画、摄影、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艺术门类的大规模在线课程体系,鼓励和吸引学校、企业和社会机构参与“慕课”资源建设,为市民提供艺术普及学习服务。 在中国大学MOOC官网上有这么一句话:“在这里,每一个有意愿提升自己的人都可以免费获得更优质的高等教育。”从校园到社会,从个人到群体,便捷的学习方式,带动了人们的学习热情。慕课逐渐融入百姓生活,我们的社会“书香气”渐浓。 知识共享, 跨越千万里做同窗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的泰来县,位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交界处,这里距离北京有1300多公里。但对于当地的乡村教师马丽平来说,“到达北京”只需要20秒的开机时间。 “我是2015年9月21日开始学习慕课的。”马丽平对三年前的这个日子记得很清楚。如今在中国,慕课数量已达5000门,高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已突破7000万人次选课,这些数据构成了一张丰富的线上教育网。 “我一开始根本不知道慕课是什么。”但短短一节课后,马丽平就对这种新鲜、直观的教学方法,彻底“上了瘾”。 六年前,马丽平所在的第四中学还只有一座简易的平房,白灰墙的墙皮掉得厉害。2012年,政府拨款将平房改成了楼房,室内铺上了干净的瓷砖,每间教室也都配了一块电子白板。 2015年,清华大学《生活英语听说》慕课进入该县教育扶贫项目。打开电脑,熟练地登陆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平台,马丽平就可以跟随清华大学的外文系教授和毕业于剑桥大学的外籍教师学习英语。“它让一个不惑之年的教师重拾学习英语的乐趣。”马丽平说。 这位英语教师给笔者展示了许多张她在清华园里的照片。她之于清华,不是游人,而是从那里走出来的学生。 在慕课社区里,《生活英语听说》课的主讲老师杨芳早已“名声在外”。“2013年的时候,我第一次接触慕课。录课前,我给这门课定了一个小目标——‘争取有5000人来听课’。两年后,我很吃惊,这门慕课竟然已经吸引了来自120个国家和地区的53万余名学员参与学习。”杨芳说。而就在一个月前,《生活英语听说》的选修学员在全球范围内已突破100万人次。 在泰来第四中学崭新的教学楼里,一楼大厅上方悬挂的十二个大字: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 有时候,马丽平会在自己的课堂上登录慕课,让她的学生也领略一下“大师们的英语范儿”。她说,“我用这种方式鼓励学生们好好学习。我想让他们知道,有更好的发展和未来在等着他们。” 去年11月,中国大学MOOC联合美丽中国支教项目共同发布了“一起看见更大的世界”公益计划,“优秀支教老师+优质网络课程”接力,用“互联网+”手法推进教育普惠化。 技术变革, 上一节没有教室的课 说到“课堂”,我们总能想到“整齐的书桌、明净的玻璃、朗朗的读书声……”但对于许多大学校园里的学生来说,打开手机就能上课,甚至修学分,已经是稀松平常的事了。“慕课”教学不仅使顶尖的教育资源插上翅膀飞到天南海北、飞入千家万户,也为校园里的学生们提供了更自主、更高效的学习方式。 在清华,面向全校选修的艺术类、历史类等课程,十分受同学们欢迎。“慕课”可以让同学们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用闲暇时刻就能学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慕课上的视频短的才5分钟,长的有十几分钟,大家利用零碎时间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非常方便。”《生活美学》的学生助教施文荻说。 不光是选修课,一些专业必修课也早已开始采用了慕课的形式。 清华大学电机系硕士生郭欣然2014年修了于歆杰老师的慕课《电路原理》。他说:“上大学之前,我没听说过‘慕课’这个词。入学时,学院的新生典礼上播放了慕课的宣传片,当时于老师就出现在影片中,他说慕课可以让我更自由地支配学习时间。同时,这还是个开放的平台,不只是我们,只要有网络、有意愿的学生都可以选。这两点令我印象很深刻。” 2016年,“雨课堂”上线,这种形式对传统慕课中的师生互动、课上参与等环节都进行了优化。于歆杰很快便将“雨课堂”在自己课上推广起来。“从我当老师到现在,已经有15年了,我一直特别关注的是学生的状态。我教的东西他明白了吗?明白到了什么程度?通过‘雨课堂’,我能更快速地得到反馈。”于歆杰说。 不断优化学习体验,重构教学方式,慕课让学习变得随时随地,好玩有趣。近年来,一些慕课还加入了实时直播,学员可以通过发送弹幕,随时向老师反馈问题,并获得解答。“未来,中国大学MOOC将为用户提供更多的精品慕课;同时,针对用户群体提供更多符合他们个性需求的内容。”网易杭州研究院慕课市场部方玮对本报说。 文化基因, 在互联网血液中更流长 伴随着悠扬的古琴声和徐徐铺开的诗书画卷,慕课学员们开启了一场线上“传统文化之旅”:从仁人志士的精神到文人学者的洞见,他们跟随先哲思想的脚步,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这是南京大学开设的慕课《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门有着6036名学员的“超级课堂”,已经是本学年第二次开课。在课程介绍中,写着这样几句话,“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传统文化何以千古不绝?其中又蕴藏了哪些瑰宝精华?几经沉浮,几度沧桑。中华传统文化在近代又经历了怎样的转型?它如何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这种历史自豪和现实关照并重的情怀,感染了不少选课的学员们。在对课程进行5分制评价时,这门课获得了4.8的高分。在评论区,学员们纷纷点赞:“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中华优秀文化作系统分析,精辟!”“要让我们的文化更自信,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从传统文化学起,因为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 武汉大学肖圣中老师主讲的《古文字学》是中国大学MOOC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之一,古老的文字,神秘的图形,磅礴的音乐,画面呈现的就像是一个真实的远古时代。如今,累积选课人数已经超过13万。 “有的学生学了这门课,自此走上了研究古文字学的道路。”肖圣中老师说:“我们建立了QQ群,老学员们不肯退,想继续讨论,新学员不断进来,QQ群现在已经扩大到两千人了。” 广西艺术学院艺术硕士魏源良一直关注民间艺术教学在慕课中的应用。他认为,慕课扩大了学习者的数量,通过课程录制和视频共享,老师和民间艺人不需要重复讲解手工艺的流程和技巧。慕课能保证每一个受教者学到系统、完整的技术,让民间艺术的传承途径更多元。 从诗词歌赋到戏曲话剧,中华传统文化代代传承,文化基因根植于国人心中。在时代浪潮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如何为传统文化保留一席之地,慕课给出了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