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出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的通知》,要求更加充分地发挥人民法院职能作用,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司法保障。 各地法院是如何落实要求,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近日,记者来到农业大省山东实地采访。 身边人身边事普法,最有说服力 初夏的齐鲁大地,万物勃兴,生机盎然。汽车行驶至青岛东北部的莱西市,记者看到,不少村民正在家门口晒麦子。 “在莱西,民事案件中70%以上涉农,妥善审理涉农案件,成为关乎莱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莱西市人民法院院长张杰介绍。莱西法院提出“法助农兴”工作品牌,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与保障。 针对涉农案件,莱西法院采取预约立案、上门立案、网上立案等快速便捷的方式,快立、快审、快结,优先受理、优先保全、优先审理,最大限度缩短办案周期,加快办案进度,有效减轻农民诉累。涉农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了18.5天。 在张杰看来,农民打官司,不能苛求他们教科书式的举证、质证,不能高高在上被动地听原被告陈述,要立足国情,主动服务,实现司法公平正义。 “去年,曾有果农到法院起诉采购商收了葡萄不付钱,但果农提供的证据只有一张纸条,上面既没有写多少斤葡萄,也没有写单价是多少,最关键的是没有采购商签名。如果机械办案,果农就得承担举证不力的后果。” 张杰介绍,“果农在法庭上叫冤,说老天爷都知道他冤。法官心里也清楚,光靠果农举证,此案很难查清。于是,法庭主动调查,掌握了采购商的行踪,在法官情与法的感化下,采购商终于承认拖欠果农货款的事实。” 这件事也促使张杰思考,怎样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让他们在将来的生产生活中,不再因法律常识的缺乏而吃亏。 为此,莱西法院成立了《三农普法手册》编辑部,以婚姻家庭、土地承包、平安农村等为主要内容,选取莱西法院近年来审理的典型案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普法教育。 “这些都是发生在莱西的典型案例,一些案例还为农民朋友所知晓,通过身边人身边事普法,最有说服力。”莱西法院副院长于占海说。 “今年5月,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司法服务和司法保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专门强调,深入开展送法进乡村活动,不断增强群众的法治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识。”山东高院院长张甲天说。 延伸司法服务,促进基层社会治理 随着农业税的免除和各项涉农补贴的落实,附加在土地上的价值不断增加。近年来,城镇化加速,因征地拆迁引发的土地纠纷也大量出现。 “我们正审理一起案件,村民从原来种小麦改为在大棚里种蔬菜,5家人商量,把原来南北向承包的5块土地自行改为东西向承包,便于阳光照射进大棚。这样做,多年来都相安无事。但去年,由于修建高铁途经此地,高铁占道刚好是最靠西边的那块南北向土地。原来承包这块地的村民提出,补偿款应该全部归他,但其余4家坚决不同意,诉到法院。”在淄博市临淄区人民法院,辛店法庭庭长孙友军向记者介绍,不少纠纷和农村土地确权颁证不规范有关。 面对纷繁复杂的土地纠纷,法律法规不可能详尽规定怎么办,必须靠司法机关充分发挥司法智慧。“在农村,很多问题不是简单的法律问题,而是天理、国法、人情怎么相统一的问题。我们运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让矛盾纠纷朝着最有利于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方向去解决。”临淄法院立案庭法官相征说。针对农村土地确权颁证不规范的问题,临淄法院还向相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建议进行排查整改。 在审理土地纠纷的过程中,不少法官发现,村委会能否依法发挥自治功能,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我们经常遇到村委会换届后,新官不理旧账,不承认上一届签发的土地承包合同,引发矛盾纠纷。”莱西法院研究室主任李绍斐说,新一届村委会给出的理由是上一届在发包时,没有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不管违约的动机是什么,“没有经过民主议定”确实是影响合同效力很重要的因素。 为了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发生,莱西法院经过认真调研,向相关乡镇党委政府发出司法建议,建议他们在农村基层组织换届选举中加强指导,提高村委会依法自治的能力。 “山东法院加强与乡镇党委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充分发挥乡村干部、人民调解员的力量,进一步加强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将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张甲天说,延伸服务促进了基层社会治理。
|